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实务 > 调研成果
荣获全国大奖“梅开三度” 解读法学研究“来宾现象”
作者:成靖  发布时间:2017-01-24 08:51:58 打印 字号: | |

在法院系统素有“学术奥林匹克赛”之称的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上,近三四年来一个中院的名字连续出现,排名也从全区垫底到跻身全区法院前三强,形成法学理论研究领域让人惊叹的“来宾现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称赞。这样一支学术研究队伍的异军突起,是偶然还是必然?它的成功究竟有什么秘诀?面对这些疑问,作为学术论文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笔者抽丝剥茧,揭秘法学研究的“来宾现象”。

“跻身三甲”—— “来宾现象”让人惊叹

   桂中来宾,这一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中心,是一个2002年由县改市不满十五年的“新兴城市”。相对于全区而言,既无地域区位优势、无经济发展优势,也无人才优势,经济文化相对匮乏,它的名字或许不被很多人了解。但是近年来,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却在全区法院系统和法学理论研究界崭露头角,塑造了法学理论研究的“来宾品牌”,吸引了区内兄弟法院慕名前来学习取经。来宾中院在第二十七届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一举夺得一个全国法院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一个优秀奖后,在第二十八届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再次夺得一个全国法院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一个优秀奖,这也是继第二十五届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首次夺得一个全国法院学术论文二等奖后第三次获得全国性大奖,由以往的排名垫底跃居到全区三强,并连续二次获得全区法院“学术论文优秀组织奖”,凸显了广西法院理论研究的“来宾现象”。

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至今已连续举办28届,代表全国法院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法院系统参加人数最多、会议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其获奖论文均是全国法院及相关单位经过层层筛选上报,从上万篇报送论文中经过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竞争异常激烈,全国各地法院均以在该讨论会上获奖为荣。

 近五年来,以“学者型法官”的梁炳扬同志就任来宾中院院长后,近两届院领导都十分重视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将之打造为来宾中院的“一院一品”。来宾中院深知,以自身的人才结构和审判资源全面“应战”区内先进法院是不现实的,也绝无可能。只有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不对称战术方式,在“案多人少”新形势下个别先进法院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忽略后,集中优势兵力出奇制胜才能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在最近几年的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来宾中院以强劲的势头跨入全区法院学术前列,由2013年全区法院第五名、2015年全区法院的第四名再跻身2016年全区法院的第三名,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广西法院理论研究的历史。这一次在全国法院第二十八届学术讨论会上的获奖数也一举超过了传统优势法院如桂林、贵港和柳州等的中级法院,名列全区第三名,赢得了广泛赞誉,引起了法院系统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院长带头——理论研究步入“快车道”

20165月,全区法院学术论文征文通知发出不久,来宾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洪波就亲自出席2016年学术动员会并作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写手们的士气。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郭永勇多次召集全体调研论文的重点作者们召开专门座谈会,了解他们在理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与他们一起讨论2016年的主题和方向,鼓励他们结合审判实践,积极开动脑筋,深入开展法学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能力,以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审判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成绩。时任主管研究工作的副院长张敏带领黄启平等青年写手深入基层法院,与当年写作主题有关的行政审判资深法官座谈交流,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激发出创作的灵感。由此,黄启平的《中基层法院智库和影子法官制度研究》获得了2016年全国法院第二十八届学术论文讨论会二等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洪波院长这么重视理论研究,不仅给我们鼓励,还亲自带着我们一起进行探讨和研究,让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干劲,现在我们的调研工作已经步入了‘快车道’,相信今年一定能写出更多的精品调研论文来。”这是该院全国法院学术论文二等奖获得者,民一庭代理庭长潘志斌在分享经验时有感而发。一把手的这份丰富的“精神大餐”也让论文写作者备受鼓舞。

“调研是高质量的审判,法院理论研究工作和审判工作同等重要。”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洪波对法院理论研究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该院的调研工作真正做到了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参与。他主持修改了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将理论研究纳入精细化管理考核体系,加大奖罚力度。继续将研究室和办公室分署办公并大力对研究室职能作“加减法”,把新闻宣传和领导重要讲话材料移交给办公室,把组织审委会讨论等日常事务转交到审管办,增加研究室参与审理疑难案件的职能,把研究室打造为审判服务的专门调研机构。研究室干警不负重望,在审理一起侵犯育龄妇女生育知情权选择权的新类型案件中,获得了2016年全区法院精品案件。在每年年初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黄院长都要对理论研究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强调理论研究工作对于指导审判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把手”工程不仅体现在亲自抓,还体现在亲自写上。黄院长主动提出加入写作队伍,全程参与论文写作,并结合司法实践,黄院长亲自主持《人财物省级统管背景下我国司法区划的反思与重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区划的调整为视角》论文写作工作,并高屋建瓴对该论文的修改和完善提出许多富有见地的宝贵意见,该论文最终荣获全国法院第二十八届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优秀奖。

厚积薄发——“七步法”积聚能量

每年一度的法院学术讨论会对于来宾中院来说,既是一场学术旅行的重新出发,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与磨练。“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每次学术讨论会,来宾中院都进行充分而周密的部署。

经过几年努力,该院完善了调研考核、奖励、成果转化等工作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形成了完整的“七步法”模式:工作部署—资料购置—写作培训—时间保障—修改完善—督促检查—筛选报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5年来宾两级法院超前谋划,加大投入,共购买25届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获奖论文集38本,26届获奖论文集37本,花费经费近14000元;2016年购买27届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获奖论文集45本,花费经费近10000元,开创了来宾法院大额投入理论研究工作的先河,为许多年青干警购买了急需的学术论文写作范本,让干警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为法官开展学术研讨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并营造出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年的学术讨论会启动后,该院要召开几次理论研讨座谈会,邀请获奖作者介绍经验,为重点作者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写作者之间深入交流。该院努力打造“学习型法院”,及时邀请自治区高院研究室主任覃东学、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何立荣、广西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睿和知名学者吴小英、杨洁等分别对来宾两级法院干警进行培训指导。专家学者们深入浅出阐述了法律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富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干警创作过程中常见的缺点和疏漏一一进行点评和纠正,长期萦绕在干警心中的疑虑和困惑茅塞顿开,有力地提升了来宾两级法院的学术论文水平。清华大学博士生李广德在来宾中院社会实践期间,对黄启平的等20多位干警的论文从选题命题、布局谋篇和用词遣句都字斟句酌,点石成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院党组还成立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全市法院司法研究人才库,将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写作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学历高、知识广、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吸纳到人才库中,根据各人的特长,每年分配一定的写作任务。该院还推出“走出去战略”,组织干警到防城港中院取经学习,加强学术交流,开拓写手视野。

针对过去来宾两级法院理论研究工作长期落后的局面,来宾中院审时度势,徙木立信,修订颁发了来中法(201210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配齐配强研究室工作力量,关心关爱干警的成长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来宾中院积极筹备改选来宾市法官协会,使之成为群众性、学术性和联谊性的促进司法研究、法制宣传和促进法院文化发展的群众组织。来宾中院还分别授予获得全国二等奖写手潘志斌、成靖和成绩突出的李红恩三等功,并将潘志斌、成靖和石晓志等优秀写手委任到重要岗位,多次获奖的李红恩也作为来宾中院代理审判员的代表,201612月首次入选员额法官,鼓励他们在理论研究战线继续发挥领军作用。

学以致用——审研结合成效好

时任主管研究室的副院长张敏充分运用自己近三十年的审判实践经验,从学术论文的选题、论证和定稿,呕心沥血,匠心独具。如韦霄倩、李红恩的《创新抑或越权: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支持起诉法律正当性探微》等5篇获得全区法院优秀奖以上的论文,就是张副院长在召开审委联席会议过程中,敏锐发现审判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联动理论研究人员和审判实务部门倾情协作,合力攻关的结果。来宾是一座建市不久的新兴城市,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人民法庭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定位和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时任副院长张敏带领研究室干警韦霄倩,通过深入企业和城乡结合部的来华、凤凰等法庭走访调研,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咨询,召开现场座谈会听取意见等形式,不断探索法庭服务推进城镇化新模式。经过深入调研后,最终转化形成了《来宾中院分析城镇化进程中人民法庭建设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建议》的指导性文件,为全市法庭转型改革提供了参考,被最高法采编下发到全国法院借鉴学习。201610月,来宾中院紧扣特色司法服务,力推来宾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制订了《来宾市法院服务推进来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成为来宾法院服务推进来宾新型城镇化的“定海神针”。

“好的论文往往都是靠脚板跑出来的!”理论研究与审判实践密不可分、相互促进。而要搞好理论研究,调研走访至关重要。该院多年从事理论研究的陈绍宏同志这样说道,“任何一篇法学论文的出台,都是必须先经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再精心锤炼而成的。没有充分的调研,就不可能有切合实际的成果。”为了完成自治区高院招标课题《中级人民法院与上下一级法院关系实证研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证研究》,课题调研组辗转到上海的徐汇、长宁基层院和上海一中院、上海高院,贵州省的六盘水中院和贵定、花溪、汇川等基层院,广东的广州中院及海珠法院、佛山中院及南海法院、珠海中院及横琴法院调研,足迹遍及经济发达地区及周边省市的山山水水,取得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顺利完成了区高院的两个中标课题。

    厉兵秣马——打造精英创作团队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葛优在影片《天下无贼》的一句普通台词,成为经典名言,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才的重要性。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来宾中院也深谙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法院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个道理,积极推进人才兴院战略。该院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术研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了以该院研究室为依托的学术带头人机制,经过几年努力,在全市法院尤其是在中院逐渐形成了一个理论研讨群体。

该院不仅注重重点培养学术骨干,还不断挖掘学术新人,培育新的学术“种子”,为学术研讨工作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过去来宾市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高素质人才十分匮乏。自2013年以来,来宾中院新一届党组励精图治,招贤纳士,来宾中院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一直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通过引用、招录和选调等多种方式,囊括了清华、中政大在内的1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干警文化知识和年龄结构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来宾两级法院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从2015年获奖的12人次中,有9人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获奖人数的75%,院党组的苦心孤诣终于得到了丰硕的回报。该院每年都会组织对新进人员进行考察,对于学术水平高、写作能力强的配备到研究室工作,充实理论研究部门力量。

辉煌和荣誉的背后有着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所有重点作者在承担沉重的案件任务之外,还要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撰写论文,而这一过程持续下来就是漫长的三四个月。如女法官韦玉娟、韦元臻等已经多次参加学术讨论会,为了让自己的论文更加精益求精。临产前两个月,她们仍然坚持写作,对论文中的数据反复核对,案例反复核实,论据反复推理,最终交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初次参与写作的樊?聪、覃自然、于红园等就获得全区法院优秀奖,樊?聪的论文甚至被选送到国家法官学院参评,都表现了良好的创作潜质。来宾中院民一庭代理庭长潘志斌坦言,理论创作是一个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过程。在写作学术论文的一个多月中,他周六周日常泡在办公室加班,学术论文十多次易稿,从终稿中难觅初稿词句的影子。来宾两级法院其它干警创作时旰食宵衣,手不离稿的事例也不胜枚举。

正是有着这样一个意志坚韧、永不言弃、奋勇争先、富有战斗力的学术团队,该院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上才取得斐然的成绩,而在其他各类理论研究领域上也是战果辉煌。20168月来宾中院院长黄洪波中标重点调研课题《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制度构建研究》,黄启平法官中标青年法官项目课题《关于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职责分工的调研》,来宾中院首次中标重点调研课题和青年法官课题,也是第一次中标二个以上课题。这是继2014年来宾中院中标并结题《上下级法院关系研究》和2015年中标《司法责任制追究与豁免研究》之后,再一次取得丰硕成果。在久负盛名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近3年潘志斌、闭振鹏和黄剑等撰写的案例都纷纷入选刊登。2016年来宾两级法院共有8篇入选《2016年度案例》。该院完成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华丽转型。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法学理论研究“来宾现象” 一时声名鹊起,并逐渐成为享誉全区的一张闪亮名片。这并非偶然,我们不难发现来宾中院的致胜法宝是什么。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现象将为建设“平安来宾”、“法治广西”、“幸福中国”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

责任编辑:廖英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

联系方式: 电话:0772-6427888 传真:0772-6427889 立案大厅:0772-6427833 地址:来宾市兴宾区翠屏路190号 邮编:546100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72-12368、5322839